《找天抽空和嫲嫲抽一口煙》-台灣站

此為2017雙城國際藝術節及2017大稻埕國際藝術節參節作品

故事簡介
2017年2月亞德萊德藝穗節作首演演出,8月於愛丁堡藝穗節演出;10月至11月份我們終於漂流到台灣。 
「我已記不起是6月或是7月了,只記得是蟬嗚的季節⋯⋯我們都是一塊漂流木。」 
由《一個普通女子的離奇移民事件》到《中國式告白》林倩嬌再次打造全新英文文本《找天抽空和嫲嫲抽一口煙》;一個關於難民和家、失去和盼望、人的故事。 

1949年,國共內戰結束;國民黨餘黨逃到台灣,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夠登船到達台灣,有一部份卻逃難到香港。港英政府基於人道理由及不想捲入中國事務,將難民安置在調景嶺這個孤島上。「他們都很清楚,在蒼茫天地之間;只有調景嶺,才是他們惟一保命求生的棲息之地。」卻沒有想到一踏足便是一生。 

1996年,離香港回歸中國只剩下一年的時間。對年青女生Maia來說,失的⋯⋯比得到的多。她的祖母在這年過世,祖母在調景嶺的鐵皮屋亦因港英政府需要於回歸前解決調景嶺問題而拆毀。 

就在調景嶺即將在地圖上消失前,Maia回到已故嫲嫲的鐵皮屋執拾遺物;在執拾的過程中,於嫲嫲的遺物裡發現嫲嫲一段被封塵的過去。「獨自站在陽台上,今夜煙花熣燦;找遍全身,找不著一根香煙。用力地笑,筋竭力疲。」在她恍然大悟的一刻,唯一想做的是和嫲嫲抽一口煙。

有關Didgeridoo澳洲吹管製作及基本吹奏工作坊(高雄限定)
Didgeridoo澳洲吹管製作及基本吹奏工作坊
教授PVC Didgeridoo 澳洲吹管的製作及基本吹奏技巧,以垂手可得的物資學習澳洲原住民的呼吸哲學,感受共振帶來的療癒。

有關Didgeridoo:Didgeridoo是澳洲原住民的傳統樂器,是最古老吹管的樂器。原住民把受白蟻蛀空後的樹幹改造而成。配合循環呼吸技巧,可以不間斷地演奏出有如大地振動的低頻聲音。亦可模仿其他大自然聲音,如風聲或動物叫聲等。

原住民視Didgeridoo為與世間萬物溝通的橋樑,在日常的節慶及療癒中均會演奏。而現代的Didgeridoo演奏常加入beatboxing(節奏口技)或與電子音樂配合,節奏迷幻且富神秘感。

工作坊長度為九十分鐘,參加者需自備膠管製作。膠管尺寸為內徑一吋二,長度大概120-130 cm。一般可於五金店購買。

製作團隊
編劇/導演:林倩嬌
音樂總監 / 創作:腔棘
監製/演出:梁祺鈞 (Maia Lee)
演出:陳小茵 (嫲嫲)
錄像演出:徐嘉蒓
舞台監督:連嘉鍁

台北演出資料
日期:2017年10月
地點:思劇場(台北市迪化街一段32巷1號3樓)

高雄演出資料:
日期:2017年10及11月
地點:駁二(蓬萊區) 正港小劇場(高雄市鼓山區蓬萊路99號)

鳴謝單位:
香港民政事務局

此次演出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民政事務局藝術發展基金資助。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財團法人陳啟川先生文教基金會
財團法人高雄市藝起文化基金會
大稻埕國際藝術節

《再見站景嶺》錄像版權提供Hong Kong Youtuber 吳少佳

%d 位部落客按了讚: